首页

HOME

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案例展示

CASE APPLICATION

服务中心

SERVICE CENTER

关于我们

ABOUT US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解读
东莞印发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推进垃圾分类治理
发布人: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3 10:08

广东省东莞市开展垃圾分类行动由来已久,早在多年以前就成立了广东省垃圾分类培训学院东莞分院,其后又在2020年东莞首家有害垃圾收贮分拣中心正式试运营,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并对有害垃圾进行专业的合规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日前,《东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印发,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行动的开展,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五大类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处置和精细化管理,加快形成“东莞智汇、城市无废”的新模式。

东莞印发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推进垃圾分类治理

强化工业固废源头管控

从严审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全市区域范围内无配套利用处置能力的项目,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探索碳排放评价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衔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到2025年年底,新增14家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推动36个产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创建。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到2023年年底,完成所有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对“双超双有高耗能”等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加大自愿性清洁生产普及力度,到2025年年底,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100吨以上的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比例达到80%。推动园区升级改造,到2025年年底,全市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市级生态工业园区数量达到7个。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收运及交易模式,选择1-2个镇街(园区)开展低价值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建设研究及试点工作。

做好生活垃圾减量分类

完善垃圾分类制度,2022年年底前编印出台相关条例标准,2023年年底前搭建完毕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快递、外卖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按照塑料污染治理要求有序推进相关工作,限制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的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等。落实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3年年底,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到2025年年底,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系统。推进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流程对接,2025年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加快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处置的配套项目,2025年年底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2400吨/日。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处置,到2023年年底,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到100%。

提升农业废物回用水平

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2022年起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主体实现逐年增长。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5年年底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不增长。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落实秸秆资源台账填报工作要求。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模式,至2025年年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逐步完善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到2025年年底,农膜回收率达到85%。建立健全畜禽固体废物及动物防疫诊疗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规范体系,至2025年年底,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完善农村粪污管理体系,2022年年底编制完成东莞市农村厕所改造的技术及验收方案、粪污收集及资源化处理方案。

提高建筑垃圾处理能力

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年底,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35%。推动建筑垃圾闭环管理,2022年起,所有在建项目、拆除项目、运输单位、建筑垃圾利用处置等单位通过建筑垃圾信息化平台填报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利用处置情况。有序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提高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运行负荷,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以莞城、东城、万江、南城4个街道为试点,开展装修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作。强化推动建筑垃圾的精细化分类及分质利用,逐步实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模化使用。到2025年年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不含直接回填回用)。合理安排建筑垃圾处理设施项目的用地指标、规模和布局要求,推动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


(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

北京雁林宇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8612187735 / 18514524992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街道横一条31号6号楼A座5005

@2022北京雁林宇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22444号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05878号